阿坝中蜂

来源:互联网作者:未知时间:2018-05-15 18:32:19
阿坝中蜂是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有抗病耐寒、分蜂性弱、采集力强、性情温驯等优点,非常适宜我国西部高寒山地饲养。

阿坝中蜂

一、形态特征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中个体较大的生态型,蜂王黑色或棕红色,雄蜂黑色,工蜂足及腹节腹板黄色,小盾片棕黄色或黑色,第3、4腹节背板黄色区很窄,黑色带超过2/3,工蜂体长12~13.5毫米,吻总长5.4毫米,前翅长9毫米、宽3.1毫米,第3+4背板长4.2毫米,肘脉指数4.06。

阿坝中蜂

二、地理分布

阿坝中蜂的自然分布区在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海拔2000~3500米,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的高山河谷气候,春秋相连,干雨季分明,春冬季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夏秋季降水集中。

阿坝中蜂

三、种群数量

阿坝中蜂在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在部分地区已出现混杂现象,至2008年四川有阿坝中蜂3.3万群,目前马尔康县仍有野生阿坝中蜂存在,分蜂季节有的收蜂点可以收到5~20群野生阿坝中蜂,群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他蜜蜂引进和饲养、中蜂囊状幼虫病危害、蜜源植物减少及自然灾害等。

阿坝中蜂

四、品种特性

阿坝中蜂在原产地一般从2月下旬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秋季外界蜜源终止后蜂王于9月底10月初停止产卵,早春最小群势0.5框蜂,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蜂,越冬群势下降率为50~70%,在蜜源较好的情况下每年可发生1~2次自然分蜂,每次分出1~2群,很少发生巢虫危害,飞逃习性弱。

阿坝中蜂

五、生产性能

阿坝中蜂能充分利用大宗蜜源,生产性能高,其产品主要是蜂蜜,产量受当地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年均群产蜂蜜10~25千克、蜂花粉1千克、蜂蜡0.25~0.5千克,同时阿坝中蜂所产的蜂蜜浓度较高,一般含水量在18~23%左右。

阿坝中蜂

六、饲养管理

阿坝中蜂宜我国西部高寒山地饲养,在饲养的蜂群中定地饲养的占90%以上,少量蜂群为小转地饲养,一般一个蜂场饲养10~90群左右,同时在饲养的蜂群中80%采用活框饲养,20%的蜂群仍然采用传统方式饲养,大部分蜂群在本地越冬和春繁。

相关推荐
阿坝中蜂适应哪些地方养?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的一个生态类型,实际上就是中华蜜蜂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原产地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面来看一看阿坝中蜂适应哪些地方
怎么辨别阿坝中蜂蜂王?
阿坝中蜂是中蜂的一个生态类型,蜂王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腹部长且比工蜂长13,翅膀仅覆盖腹部的一半,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原产地集中在阿坝、甘孜两地,
阿坝中蜂蜂王是什么颜色的?
阿坝中蜂蜂王的颜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寿命3~5年,最长可达7年,产卵趋势稳定,分蜂性弱,极少发生迁徙,生产期最大群势可达12框并能维持5~8框子脾,但易受巢虫(蜡螟幼虫)危害,易感染
阿坝中蜂有什么特点?
阿坝中蜂的特点是分蜂性弱,极少发生迁徙,蜂王产卵稳定,能维持强群,能充分利用大宗蜜源,抗美洲幼虫病和白垩病,抗蜂螨,耐寒性强,善于躲避胡蜂捕害,对蜡螟抵抗力弱,易患中蜂囊状幼虫病和
阿坝中蜂的优缺点有哪些?
阿坝中蜂是中蜂的一个生态类型,因原产于四川阿坝州而得名,优点是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生产性能高、耐寒性强、善于躲避胡蜂捕害,缺点是对蜡螟抵抗力弱、易患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耐
阿坝中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阿坝中蜂原产于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其自然生存地周围有高原、高山与其它中蜂种群繁衍地域隔离,经过长期进化繁衍从而形成了这一遗传特性稳定的自然中蜂种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阿坝中蜂有
阿坝中蜂和天柱中蜂哪个好?
中蜂(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蜜蜂品种,在长期的进化和繁衍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很多亚种,例如华南中蜂、阿坝中蜂、北方中蜂、华中中蜂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阿坝中蜂和天柱中蜂哪个好
广东适合养阿坝中蜂吗?
广东一般不建议养纯种阿坝中蜂,原因是纯种阿坝中蜂的耐热性要弱于广东本地中蜂,但阿坝中蜂和广东本地中蜂杂交后可表现出极强的耐热性,例如阿坝中蜂蜂王与本地雄蜂杂交后在40℃的高温天气仍
阿坝中蜂价格多少钱一箱?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中蜂)的一个亚种,原产于雅砻江及大渡河上游的阿坝、甘孜等地,优点是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且生产效益高,事实上阿坝中蜂在中蜂养殖界也是大名鼎鼎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阿坝中蜂高效养殖管理技术
阿坝中蜂是自然环境下经长期进化繁衍形成的中蜂种群,具有繁殖快、个体大、群势强及耐严寒等优良特性,近些年更因适应性较强、生产性能高等优势而备受养蜂人的青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阿坝
热点阅读